e约停、错峰共享……深圳这样破解中心城区停车难

“停车难”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通病。去年以来,福田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民生工作标准化上精准发力,针对停车管理效率低、停车位供给不足、停车设施智能化程度低等弊病“善开良方”。

华强北片区,马路上多了不少新增的标线。据辖区交警李卫军介绍,为进一步改善货车“赖停”的拥堵现状,华强北片区通过一系列小微改造提升辖区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创新设立货车“即停即走”专用道,保持道路畅通;增设货车专用车位,推动92个路边货车停车泊位施划及停车场货车停车位设置;推动错峰共享智慧停车改革,预计可提供车位300余个;推进华强北严管区域外围出入口布设电子围栏,完善片区13条道路路段、18个点位的电子警察、卡口设施。

错峰共享停车 盘活资源整体利用

“下班回到家找不着停车的地方,开着车周围转圈找车位,太难受了……现在好了,有了共享停车,我可以把车停到家附近商业楼宇的停车场,费用和小区月卡差不多。”一想到不用再为停车而闹心,家住园岭街道岭尚时代园的彭先生如今也是喜笑颜开。

经了解,岭尚时代园夜间停车缺口巨大。2020年,福田区停车办、园岭街道办组织森投智谷、经理大厦的物业公司与特区建发集团多次协商,最终签订合作协议,由两栋商业办公楼通过深圳停车平台向社会提供夜间共享服务,为周边居民新增85个夜间共享泊位。周边小区居民可在线上查询、预定、签约、付费,完成车位的订购后,即可在规定的时段内自由地进出场,针对居民夜间共享停车每月价格普遍为200-300元,十分划算。

据福田区停车办余晓松介绍,仅去年,由该办牵头组织发动各街道办、社区工作站、物业公司以及相关企业,共计推动81个商业办公类停车场向周边居住区夜间开放使用,在不通过新建停车场的情况下,通过资源的再利用,新增了3832个夜间停车泊位。

全域性预约管理缓解“医院看病停车难”

为缓解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停车难等问题,福田区还推动392个预约共享停车场向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共享使用,新增525个预约共享泊位。

深圳市儿童医院年门急诊量约250万,1300张床位,医院现有医护职工2205人,但院内划线泊位数仅871个,高峰时段停车位基本超饱和。由于就诊人数众多,停车位无法满足出行需求,车辆长期外溢至红荔路、益田路等周边主干道,也严重影响中心区交通。

2019年底,在警、医、政、企等多方共同推动下,儿童医院与周边的深圳音乐厅、新世界商务中心、深圳中心书城、江苏大厦等4个停车场达成合作,就诊用户在微信预约挂号后,可提示使用e约停预约医院周边的停车泊位,就诊用户可享受停车价格优惠。

“e约停”系统,以盘活存量、做大增量、需求调控为核心思路,打通和“健康160”以及医院公众号的数据连接,用户可以在预约挂号的同时进行车位预约,预约车辆享有优先进场权。

形象地来看,“e约停”将医院及其周边停车场全域性打包为一个整体供市民进行预约,利用周边商场、写字楼的错峰停车资源配置给就医市民。据统计,自运行以来,试点医院预约停车率达72%,停车位周转率达4.12%,周边停车场分担率达15%。

此举为全国首创,极大程度缓解了“医院看病停车难”问题。目前,除深圳市儿童医院、北大深圳医院、市二医院等成功推出之外,福田中医院、中大八院、眼科医院等预约停车管理落地事宜也在持续推进中。

此外,2020年初,福田区在全市率先出台《福田区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该《细则》的出台,不仅为福田区推进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大力解决停车设施建设空间不足、审批时间较长等问题,也为部门工作以及行业人员提供清晰的办事指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