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今天关注:新闻纵横昨天关注了深圳湾口岸一社会停车场变身公务员内部停车场的消息。深圳市政府口岸管理办公室昨晚回应称:“继续将深圳湾口岸C停车场提供给社会使用”。
今年8月8日,深圳湾口岸各单位收到一份《行政值班室管理规定》,要求“严禁私家车辆占用公务车位”,“工作时间私家车辆尽量停靠在行政楼北侧的公共停车区域。”距离这份规定下发不到三个月,为了方便工作人员的私家车停放,深圳湾口岸管理部门干脆把这个公共区域全部划为内部免费停车场。
中国之声对此进行报道后,昨天下午两点左右,记者发现,C停车场入口处“内部车场”的标牌已经被替换成“有位”,C停车场重新对社会车辆开放。
记者:这边也能停车了是吧?
停车场管理人员:是。
记者:这里多少钱一个小时?能过夜么
停车场管理人员:一样一样,ABC一样可以。
据了解,深圳市政府口岸办昨天组织各查验单位召开协调会议,一致同意克服自身困难,继续将C停车场作为社会停车场对外使用,同时将D停车场划出一小部分区域,用于各查验单位工作人员停车。
深圳市口岸办一位李姓工作人员介绍说,D停车场原本是一个缓冲停车场。
深圳市口岸办:D停车场原本不是停车场,他是一个叫缓冲车场,主要的功能是什么呢,我们不是和隧道相接么,一旦隧道里要是有火灾或者什么事故,它可以停480辆车。它是干这个功能的,实际上是不应该作为停车场的,这个地方一看社会车场不够呢,又把这个地方重新做了一些设施,对外开放。
据了解,为解决旅客的停车需求,深圳湾口岸A停车场区域将规划建设一个停车楼,计划明年动工。
深圳市口岸办:已经立项了,叫停车楼,建一个地下两层,地上六层的停车楼,如果建成可以停1500辆车。
记者近日在深圳多个口岸调查发现,停车难,停车场内外有别并不只存在于深圳湾口岸。记者在深圳市的福田口岸看到,一方面停车难矛盾突出,另一方面该口岸却设有地下和地上两个内部停车场。
11月16日,深港边界最年轻的大型多功能口岸——福田口岸出入境旅客超过16.3万人次,创下该口岸开通以来的单日出入境旅客总数的最高记录。随着出入境人数激增,福田口岸停车矛盾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