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计费 六成停车场不“及格” 深圳市消委会调查90家经营性停车场,57家存在计时和收费问题

很少有人留心进场时的准确时间,这也给了违规停车场快计时、多收费的空当。头条记者 郭现中 摄


  今年7-8月,深圳市消委会联合市市场监管局价检分局、计量处和市计量质量检测院人员,对全市90家经营性停车场开展“深圳市停车场计时计费装置及服务收费行为专项调查活动”。昨日上午,市消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90家营业性停车场合格率只有37%,57家存在计时和收费问题。

  昨日下午,针对报告中存在计时超差较多的10家停车场,记者进行了体验式调查。调查发现,这些停车场在被消委会曝光后,基本上已经进行了纠正。

  90家停车场大半不合格

  据深圳市消委会介绍,全市取得经营性停车场许可证的停车场数量约在3000家,而近三年来,市民对停车场的投诉举报逐年增加,每年在2000宗以上,计时不准、不按规定收费、乱收费、无证经营等是投诉热点。市消委会办公室主任刘飞介绍,市消委会曾对停车场做过若干调查,因为涉及到没有统一的检验标准,结果都不容乐观。去年8月深圳市实施《JJG(粤)011-2008停车场计时计费装置检定规程》后,计时计费才有统一的标准。

  此次调查对象为全市范围内取得停车场经营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采用电脑或打卡钟计时收费的合法停车场,共90家,其中罗湖和福田区各25家,南山区20家,宝安和龙岗区各10家。工作人员采取模拟消费者停车进行明察暗访,进入停车场时,通过使用标准装置与停车场同步计时,出场时,同步停止计时,将停车场记录的时刻、时长等数据与标准装置进行对比,并将计费情况与政府规定的收费标准进行对比,从而验证停车场计时计费装置的准确性,并对停车场收费公示牌、收费服务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调查结果显示,90家停车场计时计费装置中,合格的只有33家,不合格的57家,不合格率高达63%。

  计时计费无统一标准

  过半停车场不合格,主要原因在计时计费没有统一管理标准,导致计时装备时刻与北京时间有误差、停车时长不准、停车时刻界定不一等问题。据调查报告显示,90家停车场有79家计时器计时到秒,11家计时到分。这两种不同的停车时长数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乱收费的可能。

  在记者调查时,南山四达大厦停车场管理处范主任曾坦言,该停车场计时器计时到分,且“有自动四舍五入的功能”。该停车场半小时内免费,当停车时间达到29分55秒以上时,系统会自动显示已到30分钟,就可能需要交费。而大部分管理处称,计时器是从厂家购买,精确到分或秒,他们均不清楚,发现有问题只能是找厂家进行维修。

  计时装备或列入强检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计量处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深圳市去年虽出台《JJG (粤)011-2008停车场计时计费装置检定规程》,但停车场计时装置并没有纳入强制检定范围,厂家完全可以与管理处一起私自调节计时器。“下一步,我们将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停车场的监管,把停车场计时装备列为强制检定范围,像的士打表器一样,每年进行一次年审。”

  市消委会办公室主任刘飞认为,要改善停车场现状需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建议在发放停车场经营许可证时,提高开办停车场硬件的准入门槛,统一使用电脑自动计时收费装置。同时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杜绝生产企业为利益帮助停车场随意更改系统软件设置。最后,消费者应及时举报不按规定计时计费行为。市市场监管局价检分局相关负责人也强调,对于停车场违规收费行为,最高处以15倍的罚款。

  ■ 问题选摘

  1不显示停车时间

  在83家采用计算机控制的计时计费装置中,刷卡装置上没有时间显示的有13家占16%。在进行刷卡的同时,没有即时显示时间的有68家,占82%。市消委会认为,停车时间不显示,不能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

  2时刻最多相差逾15分

  根据规程,对入场时刻和出场时刻的要求,最大允许误差为2分钟。不合格的有40家,比例达到45%,检查中时刻误差最大达到15分10秒。对于不同时段采用不同收费标准的停车场,时刻误差会导致计费错误。

  3停车时长不准

  计时装置为打卡钟的有1家不合格,为平安大厦停车场,标准装置时长为12分54秒,被检装置时长为16分,偏差达3分零6秒,也是本次检查中时长偏差最大的,但没有向消费者收费,工作人员解释为该停车场到17分钟才收费。时长不准的原因是入口和出口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打卡钟,而这两个打卡钟的时刻不一致。计时装置为计算机控制道闸的管理系统,不合格的有29家,占该类装置数量的比例为35%。

  4免费时限内却要收费

  出现计费不正确的一共有5家,比例为6%。例如收费标准为30分钟内免费,1小时内收费5元。根据被检装置上记录的入场时刻和出场时刻数据计算得出的停车时长是29分钟28秒,但是装置上显示收费5元。

  5人为收费或不按规定收费

  有的停车场,计时计费装置检定合格,但收费人员人为收取停车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如福田区泰然新梅园海鲜城停车场计时计费装置检查合格,被检装置与标准装置显示的停车均为14分43秒,电脑计费系统提示收费0元,但工作人员却收取15元,属于人为收费。

  ■ 记者调查

  业已纠正 基本合格

  据市消委会介绍,针对不合格停车场,调查人员都予以通知。经过市消委会的提醒之后,这些停车场现状如何?昨日,记者针对报告中不合格的57家停车场中存在计时超差较多的10家停车场进行体验式调查,用G PS接受卫星时间测量,分别对比了停车场出入计时器时刻是否一致,体验不足免费时间段是否收费,计时器时间与北京时间差等情况。

  在被通报的停车场,记者未见再有时间误差大的情况,都符合两分钟以内的误差要求,也没有发现不足钟收费等现象。部分管理处坦言,经调查后,更改或者纠正了计时器。然而,在记者调查的10家不合格停车场中,有4家停车场不自动显示停车时间,车主不问,保安也不说。创维大厦停车场入口保安就告诉记者,要知道入场时间,必须拿卡到出口处电脑查询。

  此次调查报告时刻和时长差在15分钟以内。记者之后调查街头部分车主,他们均表示从直观上不会注意到这个时间差。“十几分钟以内的时间差很难去注意,但是免费停车时间段会比较在意。”住在龙岗的林先生有十多年的驾龄,他认为,对于个人来说,几分钟的利益侵害不易发现,但对于停车场来说,违规收入却会很可观。调查的车主均认为计时器应严格监管,赞同纳入强制检定范围。

  ■ 调查个案

  创维大厦停车场时差在两分钟内

  本次调查中,时刻差值最多的创维大厦停车场被调查比北京时间慢15分10秒,昨日,记者体验后,发现时间相差在允许的2分钟内。而罗湖火车站附近的新都停车场,被消委会通报收费闸机存在与北京时间误差达6分19秒,另有未满15分免费时间收15元。记者昨天下午4时09分到达新都停车场闸前。闸机上滚动的电子时间显示与G PS显示有20多秒的差距。但在停14分钟后记者离场,没有被要求收费。

  佳兆业中心停车场计时正常刷卡通行

  昨天下午2时44分,记者驾车拿停车卡进入福田区佳兆业中心停车场。在停车场门口的一块牌子上,写着“临时停车进场30分钟免费”字样。根据消协当时的调查,佳兆业中心停车场的时间差为5分8秒。下午3时14分,记者驾车持卡出停车场。把停车卡交给出口执勤的保安员后,他把停车卡在计时器上刷了一下,出口的栏杆自动起来,保安称没有超时,不用收停车费,让记者驾车离开。

  四达大厦停车场计时设备已经更改

  市消委会提醒后,部分管理处进行了更改或纠正停车计时器。“上次调查后,我们就联系厂家,将计时标准多调了1分钟。”南山四达大厦停车场管理处范主任,因计时器原存在“四舍五入”的问题,近30分钟时可能认定为30分钟,为此管理处调成31分钟后才开始计费。而海外物业停车场管理处胡先生介绍,三天前他们将计时器由打卡钟改为电脑控制自动取卡系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